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国产片《中国推销员》收获了一大片点赞喝彩叫好声,“点爆视听”“引燃热议”“剧情巨制”等巅峰评价不绝于耳。但我觉得,仅是点爆视听引燃热议,还不是中国电影人所向往的境…
2016年,中国电影总票房457亿元,同比增速为3.73%,但是影院和银幕数仍然保持了与前两年不相上下的高增速——新增影院1612家,同比增加23.7%;新增银幕9552块,增速30.2%。
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电影几经沉浮,再度涅槃重生。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下,香港电影事业里既有开放的视野与市场空间,又有精神与价值的回归。
如今电影人除了做好手头工作,剩下只能改变自己心态了,告诉自己不要过度担心,只是历史走了个弯路。但在这弯道上,很多被甩下的人再也没法翻身。
成龙动作电影周还受到了众多影视及文化领域的企业支持,作为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官方合作伙伴,PPTV背靠苏宁文创大树,加速在影视领域发力,不断挖掘优质影视IP
上海影城的七厅,这几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都是留给中国电影,特别是新片和小成本制作,和那些几乎很少能有上大银幕的机会的电影。
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都是电影市场的风向标和温度计。和去年相比,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资本味”淡了许多,“IP项目”少了很多,“新片计划”也低调了许多。
只有在闹“剧荒”的时候,才会看“流量”偶像们主演的影视剧,“他们中很多人原先是歌手、主持人等,没受过系统的表演学习和打磨,只是颜值高”。
全行业应当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使用、发掘,保持人才的源源不断,整个行业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局面。
中国电影市场潜力仍待开发,毕竟城镇人口2016年1.7的观影人次距离北美观众还有一倍多的差距,若能往家庭和中老年观影群深度拓展,则消费力不可估量。
电影节的焦点从资本回到了电影创作本身,“电影制造之工匠精神”、“破译华语电影新机遇”、“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是怎样炼成的”等主题论坛分别在各大会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