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指导的纪录片《中国》播出后引起关注。日前在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纪录片《中国》创作座谈会上,专家认为,纪录片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展…
彼得-里姆·德克朗在1991年就开始拍摄新闻纪录片,他不断探索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创作了很多视觉冲击非常强的影片,获得过包括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在内的140多个国际电影节奖项…
纪录片《不止文静》在第43届帕拉蒂多诺国际体育电影节上摘得最佳奥运电影桂冠,该纪录片同时还获得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片、最佳观众投票三项提名。这也是中国奥运影片首次进入主竞赛单元并获奖。
国家文物局的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下,《何以中国》共拍摄全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等点位230余个,足迹遍布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跋涉超过4万公里。创作组共梳理学术资料300多万字,脚本撰写字数达40…
《马拉喀什条约》在中国正式落地生效,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为纪录片无障碍格式版的制作提供了一个版权领域的法律依据。因此本次会议还聚焦了无障碍格式版本的制作…
第二十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闭幕式暨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成果发布会在广州举行,揭晓金红棉优秀纪录片名单。
在叙事及美学风格上,纪录片一方面通过既震撼又精致的文物和遗址拍摄,展现出历史细节的真实美感和生命力,另一方面通过情景再现的影视化呈现手段,还原历史现场,打造别出心裁的视听语言,让历…
《大道十年》以全球化的观察视角,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经贸互联、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绿色生态发展等主要方面,遴选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谋发展、命运与共的典型故事,全景式展现共建“…
《小岛秀夫:连接世界》将回顾小岛秀夫从建立独立工作室到完成《死亡搁浅》的创作过程,通过小岛秀夫的作品,探讨游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力和潜力。
本届纪录片节,共有156个国家和地区的7280部纪录片参展,参展影片数量达到2003年创节之初的50倍。其中,45部来自世界各地的纪录片作品进入终评环节,最终17部优秀作品获评金红棉优秀纪录片。
该系列将更加全景式地展现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的魅力,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就。该片还会译配成多国语言,进行国际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国之美,展示中国参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
自2016年以来“年度中国影响力十大纪录片系列推荐活动”已形成一套“全网大数据分析+专家背对背评审”相结合的复合型科学评价体系,活动已成为国内纪录片界的年度品牌活动之一,是反映年度主题…
12月6日,“2023年度中国影响力十大纪录片”系列推荐活动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正式发布。
今年时值节展20周年,现已收到156个国家和地区的7280部作品,58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3234部作品参展,辐射全球过半国家和地区,境外参评参展作品过半,数量和质量比往届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