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民族电影创作具有优良传统,葆有旺盛活力。电影《刘三姐》家喻户晓,近年来推出的《碧罗雪山》《夜莺》《阿佤山》《天琴》《又是一年三月三》等影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传承弘扬民族…
本届民族电影展于6月29日开幕,五天时间内,共集中展映了《天上的菊美》、《又是一年三月三》、《红色之子·单刀赴会》、《歌声的翅膀》、《喀什古丽》等来自9个省区的10部优秀民族题材影片,并…
7月3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影局、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文化产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第2届“三月三”民族电影展圆满落幕。
为持续打造“三月三”民族特色文化品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6月29日上午,为期5天的“第2届‘三月三’民族电影展”在广西南宁精彩开幕。
近日,由中共大姚县委宣传部主办,大姚县民宗局,云南王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大姚县文化和旅游局、大姚县融媒体,大姚网等共同打造的电影《吹吧,徒弟》在大姚举行了首映仪式。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品牌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从艺术门类到文化名片,中国电影持续书写美好生活。强国路上,共享成长,中国品牌与中国电影携手并进,互助成就更大的品牌效应。
伴随制作技术与内容创作水准的迭代升级,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进程上持续提速,逐渐进化成了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内核,商业电影为框架的全新形态。
西藏民族语电影译制研讨会暨影片评优和培训会举行,近60年来,西藏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共完成各类影片近3000部,电视剧50余部。
电影《红尖尖》是由大连五洲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出品,陈冬冬担任出品人、总制片人,曾晓欣、青年导演李思思联合执导,胡永红编剧
张哲瀚的道歉,“是为自己无知买单,也是为冒犯国人情感而寻求宽宥。”评论指出,“身为公众人物,对历史常识如此匮乏,对民族苦难浑然不觉,太不应该。
《抢花炮》由曾创作电影《双人床条约》、《与雷锋有关的日子》、《周恩来回延安》的导演吴卫东执导,电影《大碗茶》的制片人张彩虹担任制片人,李新华编剧
论坛以“对话与超越”为主题,来自全国9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传媒公司,近150位专家、学者、制作人等通过线下线上参会汇聚一堂,共话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的发展与创新。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素材来源于影音档案,有我国战地摄影队拍摄的新闻简报,有朝鲜拍摄的《告世界》,有美国拍摄的《韩战一周年实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