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受期待的电影作品都在今年的CinemaCon电影产业大会上亮相了,美国业内人士约翰·菲西安预测,2015年极有可能同时刷新美国和海外电影票房的历史。
“我这回拍的片子你们肯定能看懂!”很有人缘和才华却鲜有赚钱电影问世的姜文,对一起合作过多次的制片人杜扬这样说。个性导演在市场面前也开始做出正确选择。
2014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为618部,全年上映中外新片329部,总票房为296.39亿元,其中国产新片259部,占总票房的54.51%。
"互联网+电影"会带来什么?电影制作方认为好处是宣发便利营收多样,总之就是改变创新。而传统院线也警惕互联网给电影行业带来的坏处?
4月17日上午,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与艺恩联合主办的《互联网电影论坛》将在中华世纪坛邀请业内专家针对两大关键主题讲述如何运用互联网优势真正引爆中国电影市场。
随着互联网和电影产业的紧密融合,“我的电影我做主”已不再是梦想。从之前的有什么看什么,到如今的喜欢什么就看什么,观众主导电影市场的时代到来了。
香港电影、电视行业于2014年创造70.4亿港元经济贡献,当中六成来自电视节目及广播,其次有23%为电影及电视制作,余下分别来自家庭影音、影视前期制作、影视发行及展览范畴
互联网行业尤其是视频网站的从业者希望在院线之外有另外一个市场,另外一个收益的渠道,希望在互联网上培养更多的消费人群,购买正版的电影。
在互联网思维下,电影变成产品,观众变为用户,网络时代的电影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模式的改变。除了电影对游戏的影响,游戏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电影。
电影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尤其是对于业务和回收渠道相对单一的国内电影公司来说,单部电影的收益好坏甚至能决定公司股价和一整年的业绩。
从2014年开始,视频网站纷纷布局电影产业,内地以及香港的电影人也纷纷与互联网联手,或联袂出品新电影,或进行网络营销。
3月23日,由上海基美影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越秀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两家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发起的文化产业基金——越秀基美文化产业基金正式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