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强调,有两部电影让他对观众失望,一部是《夜宴》,一部是《温故一九四二》,“《夜宴》在审美、视听方面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但是它没有得到观众的尊重。
综艺电影的“低投入高票房”,是新模式(IP)之胜,是产业链之胜,不是单部作品之胜,不考虑电视综艺的前导效应,把《跑男》大电影单独拿出来跟一部常规电影相提并论,不合理。
以世界电影产业史为坐标的话,此一现象绝对是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产业的原创性贡献,此前所有的电影模式,无论商业类型片还是“艺术片”,都是外国电影所奠定的。
“TV综艺+电影”即为“综艺电影”,断然肢解了电影作为艺术要讲一个好故事、触及心灵并具有审美感染力的根本特征,堪称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首创”和“发明”。
近来综艺电影的话题引来多方热议,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撰文表示,这种短平快、急功近利的“综艺电影”在中国电影业大行其道乃至横行霸道,对中国电影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电影院的功能超越电影是早有的事,如今电影院的整个影厅还出租给公司办年会开颁奖礼呢。国外为了普及歌剧、芭蕾等的高雅艺术也早把舞台上的实况制作成影像版本在电影院里播放。
综艺电影的大卖,说明观众希望有不同类型的电影出现,而《奔跑吧!兄弟》正是电影对接大众的娱乐生活,它跟着观众的需求走,市场热起来对其它电影有好处。
2014年春节档电影《爸爸去哪儿》拍了5天,拿下了7亿元票房;今年1月30日上映的《奔跑吧兄弟》电影版拍了6天,票房已近4亿元。
作为电影人,不能排斥市场出现的新现象,也不能以投机的行为去伤害观众对华语片的信任。他说:“我们要利用好这些IP,用精良的剧本和班底,拍出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和观众喜爱的大电影。
2月6日起,冯小刚与网友东风、《人民日报》已经展开了四回合的激烈论战。2月10日,新浪娱乐在线上发出综艺电影论战英雄帖,并组织线下的论坛讨论,又持续采访多位电影业内人士。
这两天吴镇宇感冒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因为我在某一个地方办事的时候,突然下雪,然后太兴奋了,就忘了穿外套去拍雪,然后就感冒了。”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也撰文谈到对于“综艺电影”这个话题目前在业内所引发的争论。她表示,和冯小刚一样对综艺电影感到困惑业内同行不在少数。
随着《奔跑吧兄弟》电影的热映,以及于贺岁档上映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综艺电影近日成为了业界电影炮轰的对象。真人秀节目是否可以改编成电影,美国电影《饥饿游戏》是最好的回答。
大电影《奔跑吧 兄弟》上映一周,票房破3.3亿元。继去年春节档《爸爸去哪儿》之后,再度引发争议话题:真人秀是不是电影?做这个是不是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