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云> 电影
  • 电影《我是证人》:除了令偶像出彩,实则是他人的嫁衣

    入乡随俗化的改编,《我是证人》是韩国《盲》原班导演编剧的回锅再造,作为一部昔日平平的犯罪悬疑剧制,《我是证人》在悬疑上并未能玩出何般为人惊艳的新花样

    10月31日 9:17:52
  • 德国本土电影观察:古板民族最爱恶搞

    德国电影近些年面临着本土电影市场的严重萎缩,好莱坞电影几乎全面称霸。在好莱坞大片的重压之下,喜剧成为维护德国本土电影尊严的唯一武器

    10月31日 9:13:23
  • 西班牙电影观众:口味驳杂 追求极致

    西班牙是浪漫、奔放的国度,也养育了不少特立独行的电影人,阿莫多瓦、佩内诺普·克鲁兹等等,但从本土观众的票房选择来看,这些墙外开花的电影人的作品

    10月31日 9:12:43
  • 意大利电影观察:关注俗人俗事

    和邻居法国一样,荣登意大利本土电影票房榜排行前列的影片,清一色都是喜剧影片。有意思的是法国拍了反应南北地域文化差异的《欢迎来北方》《欢迎到南方》

    10月31日 9:12:02
  • 法国电影:电影当文化而非商品 喜剧电影有绝招

    法国盛产文艺片和大师级导演,“我们的电影可不是商品,而是文化”——法国人向来对本国电影有着崇高(傲娇)的敬意,把它们供在“文化输出”的高度

    10月31日 9:11:00
  • 日本观众电影观:最爱二次元 宫崎骏无可替代

    虽然文艺佳作依然屡见不鲜,但难以成为真正影响大众的热门卖座电影,每年的电影票房榜几乎都被偶像主演的粉丝电影和各种日剧、动画剧场版电影占据大半壁江山

    10月31日 9:09:13
  • 文艺电影闯院线:靠口碑推动排片 保持影市多元

    在走出独立电影的乌托邦后,文艺小片们在能力范围内做了哪些努力?带来了哪些收效?它们的上映,给影市带来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10月31日 8:43:57
  • 贾樟柯电影中的贾樟柯式精神切片

    贾樟柯的电影中有他标志性的、挥之不散的独特气味,混杂着上世纪县城中的尘土与当代中国翻转的欲望。他把自己投射在电影中,有着对故旧的怀恋和对当下的慨叹。

    10月31日 8:30:00
  • 电影《山河故人》:因为这点有情皆苦的同情,简直美好

    贾樟柯如此悲观。在他的剧本里,大概没有意志决定命运的桥段,人物能做的,不过是倾听大时代的背景音:留心的、赶巧的、踏得上脚步的,和大众匆匆跳一曲Go West

    10月31日 8:21:51
  • 都市喜剧电影成市场宠儿 下一个“爆款”花落谁家?

    目前都市题材喜剧仍占喜剧主类型的绝大多数,其他细分类型的喜剧影片相对较少,一味跟风会使类型发展陷入停滞,未来喜剧片的突围可从其他细分类型入手。

    10月30日 10:54:46
  • 会员+如何构建电影新生态

    应该以会员为核心,把售票、卖衍生品、影院服务往前拓展。我们把它跟会员权利整合起来,我认为这样就可以把会员的价值在未来里面当中体现价值最大化。

    10月30日 10:05:07
  • 贾樟柯电影《山河故人》:时空的书写

    贾樟柯用爱情包装现实观察,表面上感伤的爱情与亲情故事,深层的暗喻社会现实;《山河故人》里,岁月是片大海,看似装载每个人、每件事,实则模糊、淡化、稀释了

    10月30日 8:36:11
  • “十二五”以来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

    “十二五”以来,电影产业迸发出蓬勃活力,标志着中国电影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标志着中国电影正经历着由“大”到“强”的转型升级。

    10月30日 8:29:14
  • 电影片尾彩蛋是怎么来的?

    片尾彩蛋是一个糟糕的发明。现在的超级英雄电影,尤其是漫威出品的那些,已经将片尾彩蛋作为一种标准的配置,它不再是出其不意的惊喜,而是成了下班打卡的例行公事。

    10月30日 8:27:13
  • 美国山寨电影公司The Asylum:悄然做大的“山寨好莱坞”

    不要因为“山寨”两个字是贬义词就瞧不上,山寨电影公司Gaiam就是其中一个大型的市场参与者,早在1999年就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了。

    10月30日 8:24:32